跳至主要內容

张一鸣 12 万字观点整理 29岁创立字节跳动,10年时间做到了世界第一 创业的第一性原理的充分体现

 

张一鸣 12 万字观点整理 29岁创立字节跳动,10年时间做到了世界第一 创业的第一性原理的充分体现 全文 12 万字 / 5 个小时 🤔 张一鸣是如何自我管理的 📈 如何做产品和用户增长 💪 如何和对手竞争的哲学 ⭕️ 张一鸣是如何打造班底的 🌱 张一鸣是如何培养年轻人的 🌞 愿景和价值观如何塑造 🧬 张一鸣谈如何形成组织 🏢 张一鸣谈公司如何治理 🆕 张一鸣谈如何技术创新 🤝 张一鸣谈如何业务拓展 ❤️ 张一鸣谈社会责任 🌍 张一鸣谈如何国际化 ⬇️⬇️⬇️ 1/n 一、张一鸣是如何自我管理的 🤔 >> 选择南开我2001年走进南开的时候,实在不会想到,15年后的今天我会站在这里。不知道大家是因为什么来到了南开。我还能非常清楚地回想起高三报志愿时,给自己定了四个标准:第一,必须是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不要像中科大那样,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供求关系不平衡,找女朋友难度太大;第二,必须要靠海,是因为我喜欢吃海鲜;第三,不能离家近,免得父母总找到宿舍楼下来;第四,冬天要会下雪,我是福建人,确实没见过雪,真的很想玩。几个维度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冬天会下雪的,有很多漂亮女生的,滨海大都市……筛选下来发现,符合上面几个条件的没有其他学校,只有一所——南开大学。——2016年9月18日南开开学讲话 >> 追求另一半当时张一鸣的一个同乡电脑坏了,他跑去帮她修电脑,回到宿舍时就兴奋地说,哇,她们宿舍一个女孩子不错!接着就总去修电脑,在BBS上聊天,经常约她出来玩,然后表白,被拒绝。“被拒后没有表现出一点气馁,”梁汝波说,“有什么呀,他说,照样约出来玩。”有一次,梁汝波和女朋友还有张一鸣和这个女孩子一起去北戴河玩,玩到张一鸣身上只剩最后几个硬币时,他说,我们把它花光。于是张一鸣和这个女孩子就拿着这几个硬币去了一趟网吧,回来时便牵着手了。这个女孩子便是张一鸣现在的妻子。——2014年12月今日头条C轮融资后,张、梁二人接受采访 >> 修电脑我在南开结识了很多优秀的同伴。作为一个不怎么参与集体活动的理工男,怎么保持社交呢?主要靠修电脑和编程建网站……后来同学聚会,打招呼的方式基本是:嗨,你的电脑还是我装的。当年PC整机还不普及,于是我常年混迹天津的硅谷——鞍山西道……帮大伙挑配件。——2016年9月18日南开开学讲话 >> 看传记怎么面对枯燥的生活?人物传记是非常好的心灵鸡汤。我读了很多人物传记,如果说收获,就是发现那些伟大的人,在成为伟大的人之前,也是过着看起来枯燥的生活,每天都在做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这些事情最后从点连成线,成就了他们。——2017年11月15日南开校友会演讲 >> 不计较工作我工作时,不分哪些是我该做的、哪些不是我该做的。我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我能帮助解决,我都去做。当时,Code Base中大部分代码我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我有时间,我都给他讲解一遍。通过讲解,我自己也能得到成长。还有一个特点,工作前两年,我基本上每天都是晚上十二点以后才回家,回家以后也编程到挺晚。确实是因为有兴趣,而不是公司有要求。所以我很快从负责一个抽取爬虫的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门,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2016年今日头条Bootcamp演讲 >> 不设边界我做事从不设边界。当时我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我想说:你的责任心,你希望把事情做好的动力,会驱动你做更多事情,让你得到很大的锻炼。我当时是工程师,但参与产品的经历,对我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2019年字节跳动九周年演讲 >> 参与更多业务我参与商业的部分,对我现在的工作也有很大帮助。记得在2007年底,我跟公司的销售总监一起去见客户。这段经历让我知道:怎样的销售才是好的销售。当我组建今日头条招人时,这些可供参考的案例,让我在这个领域不会一无所知。——2016年今日头条Bootcamp演讲 >> 练习保持耐心我毕业后参与创立了酷讯、饭否、九九房,到现在的今日头条,每一段创业经历,都挺寂寞的,尤其在苦闷纠结的时候。还有一个因素,前些年,创业环境还不像今天,也没有什么车库、创业咖啡馆,盛总(盛希泰)也没做孵化器,一堆公司都在五道口华清嘉园、东升园创业。平时在居民楼里查资料、研究用户需求、敲代码,谁也不认识你,也可能你的想法都不错,但不会马上转化到产品上,你必须要承受那样漫长时光的煎熬。现在回想,耐心非常重要,不仅是等待的耐心,还要有耐心作深入思考,找到更多更好的合作伙伴。——2017年11月15日南开校友会演讲 >> 耐心倾听意见再回看去年6月,尽管有些意见是建立在不了解我们的基础之上,但也有些是中肯善意而且应该认真对待的,我们都耐心地倾听,并努力改善我们的服务,做更多说明工作。所以,回头看,感谢当年的那些批评者。因为那些批评,让我们投入更多的力量,帮助内容生产者最快地找到自己的用户,我们未来还会开放更多工具协助内容生产者,比如广告。我们很清楚,只有帮到大家,才能帮到自己。——2015年4月23日《成都商报》采访 >> 耐心面试搭建团队在九九房进入商业化后,我觉得一个运营出身的、对商业敏感的人会更擅长这类商业运作,所以我们找到了一个资深的管理人,接替了我的工作。而我对移动互联网比较感兴趣,所以后来在2012年初建立了字节跳动科技。我之前的技术人脉比较好,与很多大公司技术人员,比如奇虎、百度、谷歌、微软,都共事过。在建立了字节跳动后,我面试过很多人,至少500人。在最初建立的技术团队里,也有一些是我曾经的同事。——2013年3月17日CSDN采访 >> 知道时间花在哪里给两天假期的计划。有效性的第一步:知道时间都花在哪儿,排出工作优先级。——2012年4月张一鸣微博 >> 精力放在重点上充分放权,当公司在有100人之前时,我管理得还是很细致的;200人之后,我就开始放权,反正也管不了了。我把精力主要放在两件事上:一是产品和技术;二是招聘。这两块,再小的细节我都会过问。但市场和销售,我基本上从不介入。——2015年4月29日《好奇心日报》采访张一鸣 >> 管理精力,保证睡眠睡前五不宜:不宜看有启发的书、不宜看邮件、不宜看数据、不宜看产品、不宜总结工作。否则就容易思维太兴奋,睡不着或睡不深。睡不着其实还好,最讨厌睡觉还在想问题的状态,感觉就像高中有时遇到的做梦在做题!——2012年5月张一鸣微博 >> 细化问题知行合一真难,中间差的是什么?——2011年5月张一鸣微博 >> 少谈主义少谈些主义,多认真解决问题,做一步看几步。为理想的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努力,没有解决好现实问题,忽视了需求,好人也没办好事。——2012年5月张一鸣微博 >> 不要愿望式分析问题八个case出了四个错误,工程师说我再看看它们是不是个例。我说:你是不是希望问题是个例,而不是分析它们是不是问题。——不能愿望式分析问题。——2012年6月张一鸣微博 >> 抗压问:别人都说你抗压能力很强,你怎么看?张一鸣:我表面上看起来确实很平静,内心和表面差不多,多数时间也比较平静,当然,偶尔有波澜。问:你觉得自己有事业心吗?张一鸣:如果把很投入地做成一件事当作有事业心,那我还是有的。问:平时有运动的习惯吗?张一鸣:以前没有,但是从今年开始我觉得有必要开始锻炼了,因为熵值在增加。问:熵值?张一鸣:它表示一种无秩序的程度,对于人来说,脂肪就是混乱无序的。问:很少见你穿西装,是因为不习惯吗?张一鸣:其实我对穿着没讲究,西装的话,拆开之后还要折回去,太麻烦了所以尽量不穿。——2015年《芭莎男士》对谈张一鸣 >> 窗口期要延迟满足感缺什么说什么。我是比较保守(的人),比如很多公司花钱都是花了再融,而我总是预留足够的钱。保守的本质是因为我很相信“延迟满足感”,如果一件事情你觉得很好,你不妨再往后delay一下,这会让你提高标准,同时留了buffer。很多人人生中一半的问题都是这个原因造成的——没有延迟满足感。延迟满足感的本质是克服人性弱点,而克服弱点,是为了更多的自由。以前我的投资人建议,你应该尽快推广,但我觉得不ready就会一直不做。事实上直到你的竞争对手发力之前,都是你的窗口期。华为就是一家懂得延迟满足感的企业,他们花了大力气在研发上——这些都不是短期见效的事情。——2016年12月14日张一鸣接受《财经》采访 >> 如何延迟满足感延迟满足感经验:涵蓄情绪,让自己静止,不要在沟通交流的时候走动、晃动,情绪跳动,会让思维失去精确控制。——2010年12月张一鸣微博 >> 常言道:以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我的版本:以大多数人满足感延迟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赋。什么是努力?早出晚归,常年不休的人很多,差别极大,区别好像不是努力。——2012年6月张一鸣微博 >> 缺少批评就自我批评我很早以前就意识到,公司规模扩大了,CEO角色也会很容易陷入到一个不利的局面里——公司周围很少有人能够给自己提有效的要求和批评。——2016年1月张一鸣获“创业邦年度创业人物”演讲 >> 越满足越要自省这种氛围下,创业者很容易会滋生出不自觉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像病毒一样影响、侵入我们的深入思考能力,这个时候引入适当、可管理的沮丧,反而能让人保持清醒。我觉得人的最佳情绪状态其实是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让情绪居于两者之间,处在一种可以做适度管理的状态,是我个人比较欣赏的一种状态。——2016年1月张一鸣获“创业邦年度创业人物”演讲 >> 决策形式化Formalize decision-making process。很多时候,我们问当时为什么这么选,经常听到:当时也没怎么想;忘记是怎么想的;开始×××,后来就×××;来不及想。当我听到formalize decision的说法的时候,开始尝试将决策作为一个明确的过程认真对待,并对重要决策记录以复盘,以认识自己。——2012年9月张一鸣微博 二、如何做产品和用户增长 📈 >> 与趋势站在一起2008年的时候,苹果上线了APP Store,向全球开发者开放自己的平台。当时我还在酷讯,有朋友告诉我,可以给iPhone开发专属应用了。我当时的反应是:这个事也太小了吧?我们那一批创业者想要做的是系统、软件,最低程度也该是一个网站吧?我想,怎么会有人跑到一款手机的系统上去做一个应用啊?如果说有开发团队把这个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我会感觉他们疯了。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无数创业者,都开始为手机开发应用。智能手机从改变软件行业开始,几乎改变了世界上每一个行业,而媒体行业也是这个故事里的一部分。未来总是难以预见的。但是回过头来看这件事,在2008年的时候,一定已经有一小拨创业者,因为苹果的APP Store,看到了移动互联网可能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巨大变化。之后,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最终让一个很小的趋势,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身处的“未来”。——2016年1月15日今日头条未来媒体峰会 >> 顺应智能推荐的趋势比如,家庭主妇会收到家常食谱的信息,体育爱好者会看到足球比赛推送。今日头条根据用户特征、环境特征、文章特征等数据,进行组合推荐。这背后是数据挖掘、神经网络、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当整个内容行业从编辑分发拐入机器智能分发时,去中心化模式让广告的分发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我们知道,广告离不开三个环节,生产、分发和消费,而智能推荐的时代中,这三个端口正在发生改变,以顺应智能推荐技术这一趋势。——2016年10月20日金投赏论坛演讲 >> 移动互联网的特征移动互联网时代有一个“双向”的特征,即用户行为可以随时返回到内容发布者,并且内容发布者也有机会不经过第三方就能直接和用户发生联系。显而易见,移动互联网可以同时提供连接和信息服务。所以,我们不仅帮助用户找到优质的内容,同时也帮优质的内容找到优秀的读者。比如,有关科学、历史或者文化的内容,可能很难在邮局和机场这种地方发布,但有了推荐引擎以后我们就有机会推荐给用户。所以现在我们发现,在今日头条上已经产生了一些特别的信息爱好。——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分论坛演讲 >> 移动流量快速上升期对互联网时代来说现在是巨变的时代,PC互联网的流量不再上升,移动互联网的流量正在快速上升,智能手机的兴起改变了太多行业:纸质地图没有了,闹钟没有了,相机没有了。对媒体行业而言也带来了非常巨大的改变,在互联网刚刚出现时,纸媒的发展还是上升的,那时的电脑不能随身携带。但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一次大幅度改变了局面,95%以上的事务可以在移动终端上完成。——2015年9月5日中国青年领袖公益演讲 >> 随刷随有的信息流有些是因为太难用,门槛很高,导致最后只有geek(极客)才用。还有一些是没有“穿透”,订阅、选择类别等各种功能,他们把产品想得太复杂。为什么我们没有做这样的产品?因为我们始终认为信息的效率比信息的展示更重要。最早期的今日头条,没有频道没有个性化甚至没有图片,打开就是纯信息流。当时我们的判断是——移动互联网,高频应用,主产品是唯一的;同时要专门为移动创造内容,而不是把杂志内容搬过来,后来我们做了今日头条号。——2016年12月14日张一鸣接受《财经》采访 >> 广告也可信息流从广告的生产方面来说,现在需要像做内容一样去做广告。在智能分发时代,广告信息化是我认为的一个趋势。因为个性化推荐,推荐的是信息。而广告也是信息的一部分,它是有商业价值的信息。现在,强行插入的干扰阅读的广告不再是好的模式。当年门户网站的广告就是挂两边,甚至在网页旁边飘,挡住用户的视线,非常影响阅读体验。而我们商业化的目标是让广告成为一条有用的资讯。广告必须具备可读性,之后它就能直接产生价值了。比如一个新品上市信息,或一个试驾活动,这种既具备商业价值,同时又具有可读性和可服务性的广告,我们就把它当做正常的内容推荐给用户。2012年初的时候,我去见投资人,他们当时还跟我说,移动屏幕这么小,你们广告肯定很不赚钱,因为屏幕小,广告的展示位也少。但是我们推出了信息流广告,生产出来的广告可以像信息一样分发,信息流广告可以不断刷新,没有展示位数量的限制,更不会像以前那种打扰用户体验。可以说,它就是一种信息。我们的广告都很明确地标注了广告字样,但是因为推荐系统精准推荐,且是有用的资讯,所以转化率都很不错,很多用户都不会介意它是广告。这也是我认为今日头条广告ROI(投资回报率)更高的表现。——2016年10月20日金投赏论坛演讲 >> 先做产品,快速迭代搞笑囧图是内涵段子的大哥,内涵段子之前先出的笑话类产品是搞笑囧图。其实这些产品都涵盖了之前的想法,只不过以一种比较接地气的想法诞生。因为当时的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快,我们希望快速推出产品以获取用户来验证想法。这个想法其实已经覆盖了最早初心的各个点。当然有一个问题,当我拿这些产品说服投资人的时候还可以,但想说服那些高段位的副总裁候选人肯定不行,他们会想,这么low的东西我怎么可能会加入呢?甚至工程师都有不来的。——2016年3月今日头条年会演讲 >> 先试局部,再做整体2012年5月,我们有了内涵段子,后来才有今日头条。今日头条基本上把我们的想法比较成型地完整地体现出来。我们确实不是一个新闻客户端,最早期希望把创作、分发、讨论各种内容覆盖,做最懂你的信息平台。从我们的出发点可以看到,过去四年这个出发点并没有变过,在2012年初就想好了。——2016年3月今日头条年会演讲 >> 起名字对于今日头条未来的发展,我希望它不仅仅推送人们感兴趣的新闻,它还可以推送广告,甚至推送商品。有人可能说今日头条取了一个新闻媒体的名字,不能推广告推产品,那Face-book(脸书)也不是book(书)嘛。在我眼里,一篇新闻是信息,一篇游记也是信息,一篇学术论文也是信息,一个你很需要的商品也是信息。只要是真实的、不欺诈的,我推荐给你并且标明是商品就可以了。——2014年张一鸣极客公园演讲 >> Byte Dance(字节跳动)在2012年底,就在锦秋家园里,我们开始讨论国际化的事情。我们在取“字节跳动”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想好了ByteDance这个英文名。那时候,同事中也没几个人出过国。但我们觉得,移动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机会在全球都存在。——2019年字节跳动七周年演讲 >> 研究相关赛道的公司Digg被50万美元收购是真的吗?多么不靠谱的事情。虽然团队不济,被Reddit(红迪网)超过,但按他们的流量,仅仅只放广告联盟的广告,每个月应该也有几十万美元,有什么特殊情况?——2012年7月张一鸣微博 >> 热度排序算法包括Reddit,包括Hacker News,打开都是H5页面,非常简单,都是一条条的信息,我觉得这个形式很好。不像很多门户网站的手机版,他们标题都是对齐的,很讲究形式,还要加频道,搞得很复杂。所以我们最早做产品的时候,我一开始就觉得什么功能都不要加,就是一个feed,然后做到随刷随有。另外就是根据用户行为按热度排序,虽然没有完全做到个性化,但当时也是可以的。——2019年《沸腾新十年:移动互联网丛林里的勇敢穿越者》作者拜访张一鸣 >> 在地铁上的观察2007年我买了第一台苹果机,苹果一代,2009年我买了自己的第一台安卓手机,摩托罗拉的比较好的机型,底下横着推出键盘,但很不好用。一年后,我看到地铁上开始有大量的人在使用智能手机,这时候手机的软硬件性能已经OK,我觉得可以慢慢发展出一个很大的移动应用生态了。——2019年《沸腾新十年:移动互联网丛林里的勇敢穿越者》作者拜访张一鸣 >> 地铁刷手机移动互联网对于传统媒体的影响远大于PC,PC对纸媒有影响但无冲击,当人们出门或者坐地铁时仍然需要报纸,但现在的手机几乎做到全天候随时随地。——2014年2月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 >> 介质变化如果对互联网、对国外互联网了解更多的一些朋友会发现,即使在互联网时代,在互动、创作、分享方面也有专门的公司,像美国有Disqus,中国有bShare的分享插件,也有非常多的用户使用,专门做这个文章的分享。很多网页上面都有一个小按钮,一点开,会出现一系列图标分享到哪儿,这是专门为分享做改进的互联网的技术公司。所以每一个环节都在不断地创新,都不断地有新的东西出来。在创作领域也是,从博客到微博,不断创造一种新的方式,它可能是品牌的变化,比如微博是题材的变化,创造内容的方式也在不断进化,这些进化都跟互联网产品、跟技术有很大的关系。已经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随着带宽的提高,这三五年已经看到一个重大的变化,文本越来越向多媒体转化,以前很少有网站一打开就是一系列大图,现在这种设计方式已经越来越普遍了,这个前提是带宽技术的变化。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六七年前,中国和美国都有一系列把热门内容做出来的产品,像大企网,网民把热的内容点出来,现在也越来越个性化,出现了按主题的内容,比如互联网技术板块或者媒体板块,像天涯就是按主题内容在改变。——2013年12月张一鸣在钛媒体Ti创新者大会演讲 >> 主要需求新浪微博告诉我们,只要抓住主要需求,产品再糙也能取得一定的成功。——2012年7月微博 >> 坚定创新在当时,做推荐引擎对创业公司来说难度还是很高的,那时候有很多人在做类似的APP,有些人是靠不可扩展的运营,有的人尝试通过简单的定制实现个性化,真正下决心做推荐引擎的公司很少,失败的很多。但我们觉得,如果不解决个性化的问题,我们的产品只是做些微创新,也许能拿到一些移动互联网的红利,但不可能取得根本的突破,不能真正地创造价值。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努力从根本上解决问题。——2019年字节跳动七周年演讲 >> 推荐引擎从成立那天起,今日头条一直是智能推荐最早的、最积极的探索者,将“做最懂你的信息平台,连接人与信息”作为我们的使命。创作者发布内容,通过算法匹配,推荐给对这些内容感兴趣的粉丝,两方通过推荐引擎建立起联系。天长日久,我们对创作者和粉丝的信息匹配越来越精准,促进他们彼此之间建立连接。另一方面,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阅读、分享、评论和收藏,算法积累了越来越多的作者与粉丝的互动数据,进一步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整个推荐系统的运行,实现更精准的推荐。下一步,我们将从智能分发时代走向智能分发和粉丝分发相结合的“智能社交”时代。我们相信这也是社交媒体的2.0时代,通过智能推荐更有效率地获取粉丝。——2017年11月22日第三届今日头条创作者大会演讲 >> AB测试是工具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间是逻辑和工具。AB测试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是测不出用户需求的,同理心才是重要的基础。如果没有同理心,做出的产品肯定没有灵魂,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但是光有同理心还不够,这样只能做出有用的产品。想要做出彩的产品,想象力非常重要。在今日头条还非常简陋、信息非常少的时候,我们就想象着今日头条的feed连着一根智能的天线,天线连着无边的信息海洋,每一刷,就会从海洋取回此时此刻此地你最感兴趣的信息。所以我们努力涵盖各种各样有用的信息,从新闻到图片,从三农到学术。抖音也是如此,想象全屏的视频让手机变成一扇窗户,你透过这个窗户看到一个丰富的世界,抖音是这个五彩斑斓世界的投影,感觉非常奇妙。如果没有想象力,你可能只会做出一款对口型的热门应用或者搞笑视频软件,抖音也不可能从一款炫酷的音乐舞蹈小众软件,演化成包容美丽风光、戏曲艺术、感人故事、生活消费的大众平台。——2019年字节跳动七周年演讲 >> 务实浪漫外界对我们有很多描述,说字节跳动是个过于理性的公司,张一鸣是一个过于理性的人,什么“AB测试公司”“APP工厂”之类的,我非常不认同。昨天去锦秋家园的路上,想起这些故事,我觉得,我们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公司啊。同事跟我说是不是叫理想主义,浪漫有点贬义,听起来不靠谱。我说不是,理想主义还不够,浪漫比理想主义更浪漫,只不过我们是务实的浪漫。什么是务实浪漫?就是把想象变成现实,face reality and change it。——2019年字节跳动七周年演讲 >> 计算用户喜好我们面临如何知道用户喜好的问题,但方法并不是直接研究喜好,而是计算希望近期达到的目标。今日头条给用户推荐资讯,我们肯定是希望用户看,我们有一个最重要指标是“信噪比”,会预测用户在100条内容里面,哪些会点击打开、评论或分享,这是不是一定能够代表他的好恶?不完全,但是接近。比如我们发现,分享、收藏和评论的用户是不一样的,我们会根据这些动作给他一个权重,让机器去预测用户行为,但机器不是直接算出“好恶”,而是根据跟他有相同属性的一群人来预测。——2015年7月14日吴晓波对话张一鸣 >> 把目标推远以前我们讲春种秋收,要很快见到成效,但这个时代的变化就是,你不需要有特别急着收获的想法。你要去想如何把优化的目标推到尽可能远;要去想,你最终想做的事情可以推演到多大。像建筑,其实它影响到城市,影响到社会。电商影响到消费方式;现在谷歌从搜索到社交、到安卓操作系统,现在到人工智能。所以我觉得,现在能够胜出的企业都已经把优化的目标推得很远。如果只考虑说怎么样六个月能拿到融资,但是再往下就没有竞争力了。——2016年4月12日王石对话张一鸣 >> 愿景要大相信在2016年我们非常有机会,并且必须成为国内最大的资讯平台。当然这并不是我们的终点,这或许是别人的终点,但不是我们的终点。我跟今日头条号的同事谈2016年的目标,他们提了一个部门愿景,想很久很久之后,始终不敢提叫作“中国第一内容创作平台”,他们提的是“逼近中国第一内容创作平台”。希望到2017年,能把“逼近”两个字去掉。到2018年,希望再进一步成为真正市场的绝对第一名,能够占到一半。到2019年全球化全面成功,能够成为全球第一的创作平台。到那个时候,我相信今日头条是有机会跻身下一个市值千亿美元的公司的。千亿美元市值的公司,这是忽悠吗?这个想法其实在融资的时候是没说的,融资的PPT上我没写它。但这个想法心里是有的,我跟少数几个同事沟通过,一直没有跟大家沟通。在年会的这个时候把这个目标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来达到这个目标。最后我们再回过头来,2016年第一目标是决战国内第一!——2016年3月今日头条年会演讲 >> 理解算法理解人这两个基础之上,一方面理解了人,一方面理解了信息,就有可能让机器把这两者连接起来。我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机器真的能理解这么准吗?纯算法真的能战胜人吗?算法不能战胜人,但是算法是基于人之上的,可以战胜人。——2013年12月张一鸣在钛媒体Ti创新者大会演讲 >> 调教算法算法是一个生命体,你要调教它,驯养它。这个想法我在2011年的时候才开始萌发,开始只是想怎么样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后来研究下去,用户对信息需求有越来越多的特征,比如说,不同人的信息需求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同。算法对特征规律的总结与存储是要不断训练调教的,而且是因人而异的、动态的,就像一个自我演化的系统。你在看它(算法),它也在看你,它看你看得认不认真,并且不断地在做感知、存储、判断这一系列动作。算法是社会化的,观察你就能推导出他,因为你们有共享的特质。推荐系统很有意思,是活的,你做好了摆在那儿,它会越来越好。——2014年张一鸣极客公园演讲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悄悄透露10个微信隐藏功能! 真的超好用! 永久保存微信文件 📂 压缩包解压 📦 拍照扫描 📸 语音转文字 🎤➡️📝 图片转表格 📷➡️📊 图片转文字 📷➡️📝 图片转 PDF 📷➡️📄 PDF转Word 📄➡️📝 PDF转Excel 📄➡️📊 永久收藏微信文章 📰🔐

  老白(坚持每日分享 ) @laobaishare 悄悄透露10个微信隐藏功能! 真的超好用! 永久保存微信文件 压缩包解压 拍照扫描 语音转文字 图片转表格 图片转文字 图片转 PDF PDF转Word PDF转Excel 永久收藏微信文章 链接: https:// mp.weixin.qq.com/s/2LB689joVokr YoVQTcgRIQ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 AI 资料大全【1000+ 资料】💠 我自认为收集资料的能力还可以 但是看到这个知识库真是自愧不如😅 一、AI 入门资源

  2898  @punk2898 这是我看过最好的 AI 资料大全【1000+ 资料】 我自认为收集资料的能力还可以 但是看到这个知识库真是自愧不如 一、AI 入门资源 AI 学习路径 AI Prompt AI 绘画 AI 语音与数字人 二、AI 精选资源 AI 网站和 APP AI 产品数据分析 AI 研究报告 资讯与论文 视频与博客 AI 课程 AI 插件 三、AI 应用实践 AI 如何帮助我 AI Agents 空间计算与机器人 辅助学习工具和资源 网站: http:// waytoagi.com

科创论坛 中国科创 《世华创业家:科创创富》世华网络... 中国科技研究zgkjyj.blo... A科创合作 TechCoopWorld AI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合作 Programmer800罗汉

  科创论坛 中国科创 《世华创业家:科创创富》世华网络... 中国科技研究zgkjyj.blo... A科创合作 TechCoopWorld AI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合作 Programmer800罗汉 中国科技论坛 China Technology Forum 网络平台networkcn.bl... 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站点 zgkjyjjlzx.wordp... OurCodercn 公益性的中国码农海外接单平台 D东大科技中心合作 ddkjzx.blogspot.... 世界币圈 coininworld.blog... 东大数字币 WTechPress世界科技出版... 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外联合作) zgkjyjjlzx.blogs... 站点 zgkjyjjlzx.wordp... 世界最新科技sjzxkj.blo... 世界科技出版社站点 sjkjcbs.wordpres... 网络科技创新wlkjcx.blo... 东大世华网络技术 DD科创论坛 东大区块链委员会《区块链合作》C... GROUP C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秘书处zg... zgkjyjjlzx.blogs... 中国科技 zgkj.blogspot.co... 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 CET《科创创投合作》 Web3 世界科技出版社主页 TRANSLATE 由  翻译 强力驱动 twitter世界科技出版社新号 t.me电报交流群 twitter.com/科创 twitter.com/东大科创 twitter.com/世华网络 欢迎担任主编 编辑 秘书长合作 请将意愿,特长等发于右侧表格 同时,使用一个管理电邮账号,加入该版面。 我们收到电邮账号,将发电邮去邀请你。 您电邮里点同意即可 站点 世界科技出版社合作 主办站点1 《世界科技报》 《中国科技电视》 世界科技 OurCodercn 世界科技出版社及各项目,理...